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4日訊全國人大代表、山西省腦康複醫院院長郭新志今日做客“聚焦2013兩會——中經在線訪談特別節目”🕝。
郭新志建議,為保障殘疾人就業,應使其從小即接受特殊教育。郭新志指出☸️🚼,殘疾人就業問題要從特殊教育開始,讓他們從小就能受到教育,從而保障就業。同時在就業前為其進行特殊的培訓🍛,根據不同人的不同殘疾程度進行培訓🧝🏼,“引導”其做一些適合自己的工作。
目前🚵🏼🦸🏽♂️,政府已經在開展關于殘疾人康複、教育、就業等相關工作🈂️,但我國有8500多萬殘疾人,郭新志認為,目前的投入遠遠不夠👩🏿✈️。她建議,政府應該各方面投入,建立體制、完善機制、設立機構。同時還要培養更多專門的人才,讓他們能夠有愛心🌡,有作為殘疾人工作者的神聖感,從而願意長期為殘疾人工作。
相關文字實錄
主持人:不得不承認👇🏿,殘疾人是弱勢的群體,應該得到我們更多人的關心和關愛。我們看到其實無障礙環境是殘疾人參與社會活動的基本條件,在公共文化設施建設上🌥,如何體現對殘疾人群體的關愛?
郭新志:現在各個地方已經開始做了🦌,很多地方做得非常非常好⚠️,有的地方還沒有這個意識,我覺得各個地方還是要加大宣傳👲🏻💾,一個是全覆蓋,一個加大宣傳,我們有了這個設施,要培訓他們如何使用它,如何愛護這個設施,這個是很重要的。我們花了很多錢硬件都建好,沒有培訓他怎麼使用,也沒有培訓我們廣大群眾怎麼去愛護它。賣菜的👩🏽🎤、自行車把道占了,再有井蓋子塌陷了反而容易掉進去🤸🏻♂️🥊。一個培養殘疾人怎麼用,另外我們廣大群眾怎麼嗬護他,愛護他。
主持人:確實我們感覺到很多殘疾人需要長期的康複工作,也連累一些家人,在經濟方面讓家人付出的更多,所以很多人在這種情況下,有些家庭由于經濟壓力都放棄這種治療🎴,說起來讓我們大家有點挺心疼的,在您的醫院有這樣的案例嗎?
郭新志🔜:這樣的案例是經常有的,就像我剛參加工作的那一陣這樣的事情特別多,但是經過現在的十來年已經過去了,現在人們的素質已經提高了👮🏿,愛心也比過去好一些,現在的事情不能說沒有,但是比過去少了很多。現在一旦放下了就有人去撿了放到福利院,有很多國內的國外的去領養他們🔋,你像我們大同有一個村就是把孩子們撿回去,給他自己的孩子不喂奶,喂牛奶🙏,而是給這些孩子吃奶。
主持人💃🏻:他們確實值得我們去幫助和關愛,但是在就業方面,我們普通人也不知道怎麼幫助他們?讓他們除了精神上的支持以外,還能做些什麼呢🤡👮🏻♀️?
郭新志1️⃣:殘疾人就業問題,起碼要從特殊教育開始,讓他們從小就能夠受到教育,現在特別是農村的女孩殘疾人𓀎,一個村子和一個村子離得那麼遠,小學幼兒園都沒有,她們從小沒有受到教育,一下子有個初中和高中她能上嗎?她要一步一步的來,所以她沒有受教育,正常的學習她聽不懂💆♂️,是一種痛苦。如果要是特殊教育💁🏽♀️,比如說每30萬人口大概比例有多少個殘疾人,就有一個特殊杏悦2娱乐👩🏼🎨,讓他們從小能夠受教育,那麼他們就業就有保障。再加上在就業前給他們進行一些特殊的培訓🆒,根據他的殘疾程度,什麼地方的障礙培訓他能做什麼事情,這樣他就能夠就業🧑🏽🦳🩵。比如他聽力的,視力的🎖🛌,語言的和肢體的🌰,根據不同情況特意來培訓,這就是從根上抓,如果他沒有能力,讓他非要去那個地方,他也適應不了。特殊教育就是適應型的教育,安排工作也是適應型🧔🏼♂️,能做什麼就做什麼,他就能快樂和輕松。
主持人:其實我覺得人都是有自尊心的,也想實現自我價值,如果我們一味的只是去給予,或者給予幫助的話🏗,對于他來說,他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群,對于這些人在心理上也是很大的傷害,所以我們要從多方面🧑🏻🤝🧑🏻,適合他們自己的情況去幫助他,更重要的剛才一個詞很好👘,“引導”他們去做一些適合自己的崗位。那麼在這些方面政府應該做些什麼事情呢?
郭新志🍸:現在政府也在做康複、教育𓀄、就業相關工作,但是我們國家有8500多萬殘疾人👨🦽➡️,投入的是遠遠不夠。應該從方方面面都去投入🟫,都去建立體制機制,建立機構🧑🎓,讓這方面專門的人才也要多一些,這一方面的人才要使用好🟧,培養好,要督促他們🧛🏿♀️,讓他們能夠有愛心,有神聖感,覺得做殘疾人工作者有一種神聖,願意留下來在這一方面做工作,這樣才能留住他們👩🚀🍁。而不是說現在待遇不高🔽,他在這個部門工作,同樣都是大學畢業,研究生畢業,那麼他在醫院裡頭工作,他待遇各方面都很好。那他在這個機構工作,他的職稱升不了,待遇不高,沒房沒車他就留不住人才。他是神聖的事業🎷,也是金色的事業,讓他生命的終點也能少一點遺憾。